游鼓山灵源洞因宿鼓山寺六首

· 林光
旋制茅根笔,悬崖欲大书。 老怀堪尽展,绝景更何如。 云水真无性,乾坤是客居。 僧庐新结构,高枕我来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山:古代山名,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
  • 灵源洞:古代洞名,位于鼓山。
  • 茅根:指用茅草做成的毛笔。
  • 悬崖:悬挂在悬崖上。
  • (kān):可以。
  • 绝景:绝妙的景色。
  • 云水:指山水景色。
  • 乾坤:指天地。
  • 僧庐:僧人的住所。

翻译

拿起茅草做的毛笔,欲在悬崖上大书。老年心情可尽情展露,但这绝美的景色又有何等美好。这里的云水并不受拘束,天地间是我们暂时的居所。僧人的住所新建,我初次来到这里,就像在高枕上一样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鼓山灵源洞的情景。作者用茅根笔在悬崖上书写,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心境的宣泄。诗中通过对云水、乾坤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提到僧庐新建,表现了一种新的开始和舒适的感受。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