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怀罗一峰

· 林光
握手巴丘别一峰,洪城今雨又谁同。 滕王阁畔波涛远,孺子亭前春思浓。 总把升沈供冷眼,恒拚潦倒醉东风。 知他南浦桥头水,曾载游人月几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yù zhāng):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luó):山名。
  • 巴丘(bā qiū):地名,古代地名,今四川巴中一带。
  • 滕王阁(téng wáng gé):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的滕王阁公园。
  • 孺子亭(rú zǐ tíng):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的孺子亭公园。
  • 升沈(shēng chén):升降,上升和下降。
  • 潦倒(liáo dǎo):形容生活贫困、失意。
  • 南浦(nán pǔ):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 桥头水(qiáo tóu shuǐ):桥边的水。
  • 几篷(jǐ péng):几只船帆。

翻译

在豫章怀念罗山的一座峰,握手告别巴丘的另一座峰,洪城今天下着雨,又有谁与我同在呢。滕王阁旁波涛汹涌遥远,孺子亭前春意浓郁。总是冷眼看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一直与失败和沮丧抗争,醉心于东风。我知道南浦桥头的水,曾经载过许多游人,几只船帆在月光下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豫章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起伏和沉浮的感慨。通过描写豫章的山峰、巴丘、滕王阁、孺子亭等地名,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