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贰教

· 林光
咄咄书空数岁频,梅花四十指头春。 膏肓泉石终惭我,大雅声光却望人。 木榻可辜千里梦,绨袍能恋百年身。 朝来听得筠人语,流水桃花有别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咄咄(duō duō):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膏肓(gāo huāng):指人体内脏器的内部。
大雅(dà yǎ):指高尚的风度。
木榻(mù tà):木制的床。
绨袍(tì páo):华丽的衣袍。
筠人(jūn rén):指高尚的人。
别津(bié jīn):另外的渡口。

翻译

书桌上空空荡荡已有数年频繁,梅花盛开时已是四十岁的春天。我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感到惭愧,虽然有高尚的风度,却无人欣赏。木制的床上承载着千里之外的梦想,身着华丽的衣袍却留恋百年的时光。早晨来临时,听到高尚人士的谈话,流水旁桃花盛开,却有另一番风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高尚风度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书桌空荡、梅花盛开等景象,暗示自己在平凡中渴望有所成就,但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高尚品质的向往。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