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佥宪寿词

南越分三道,枢机在岭西。 台门开石室,使节出端溪。 四郡归观察,诸侯待整齐。 声华高绛阙,文采冠金闺。 燕喜多山雉,龙骧罢水犀。 芙蓉园正启,鹦鹉赋争题。 九节蒲为寿,三珠树可栖。 纷葩公宴曲,传自大铜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南越:指南越国,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国家。
枢机:指重要的中枢。
岭西:指岭南地区的西部。
台门:指宫殿的大门。
端溪:古地名,今广东省端州。
观察:官职名,监察官。
整齐:整齐划一。
绛阙:指紫禁城的城门。
金闺:指皇宫。
燕喜: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山雉:一种山地雉类鸟。
龙骧:指龙驾车行驶。
水犀: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芙蓉园:宫殿中的花园。
鹦鹉:鹦鹉鸟。
九节蒲:一种多节的水草。
三珠树:传说中的一种树,树上结有宝珠。
大铜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乐器。

翻译

南越分为三道,政务中心在岭南地区的西部。宫门敞开着石室,使节从端溪出发。四个郡县的官员前来观察,各位诸侯在那里等候整齐。声誉和才华高耸在紫禁城的城门之上,文采堪称金闺。燕喜和山雉欢喜地飞舞,龙驾车停下,水犀也停止了行动。芙蓉园中的花园正在盛开,鹦鹉们在争相吟咏。九节蒲被用来庆祝寿辰,三珠树则是供鸟栖息之用。繁花似锦,宴会上的音乐传自大铜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越国的盛况和繁荣景象,展现了古代宫廷的豪华和繁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华丽的词藻,展现了当时南越国的政治和文化繁荣。通过描绘宫廷盛况和宴会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裕和繁荣。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