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龙溪李廷信明府惠肩舆

· 林光
笋舆潇洒漳南路,却爱君侯样制工。 款段惯曾驮李贺,蒲轮今益愧申公。 行边风日轩窗小,醉里云山兴味浓。 共敝车裘今几见,可无诗句播闽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笋舆:古代一种华丽的马车。
漳南路:古代道路名。
君侯:指高贵的人。
款段:指华丽的衣裳。
曾驮:曾经背负。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蒲轮:指古代的一种车轮。
申公: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轩窗:指房屋的窗户。
:破旧的。
车裘:指交通工具和衣服。
播闽东:在闽东地区传播。

翻译

笋舆在漳南路上行驶得潇洒自如,却喜欢仿效高贵的人的打扮。华丽的衣裳曾经背负过李贺的风采,如今却感到比不上传说中的神仙申公。行走在路边,风和阳光透过小窗户洒进来,醉酒之时,眼前的云山景色让人心旷神怡。现在的我,虽然交通工具和衣服都已经破旧,却无法用诗句传播到闽东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过去辉煌而如今衰落的形象,通过对古代华丽马车、华丽衣着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李贺和申公,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文化名人的敬仰和对自身现状的自省。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无法得到传播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