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

今岁雨水伤,河鲀人不取。 食之死者多,价贱如泥土。 所因胡蔓子,乘潦落江渚。 河鲀食而肥,其毒益在乳。 乳甘且膏腴,滋味入肺腑。 一脔能醉人,迷乱以无主。 仓皇饮粪清,妻孥泪如雨。 茭塘黄河鲀,产妇云有补。 相戒勿鲜食,去肠用为脯。 醋蒸胜雏鸡,姜桂十之五。 风俗苦嗜之,臭腥遍闾户。 亡命诸渔人,不用张网罟。 河鲀触生钓,一钩辄无数。 腹大似水泡,其性最暴怒。 恶者更板牙,斑斑鳞且羽。 河伯遣杀人,非惟作鱼虎。 口腹人所贱,况乃饱腐鼠。 养小以失大,君子宜审处。 区区此鯸䱌,安足借刀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河鲀(fú):一种有毒的鱼类,毒性极强,食用后会中毒甚至死亡。

翻译

河鲀

今年的雨水过多,河鲀不宜捕捉。 食用它的人常常死亡,价格却低廉如泥土。 这是因为它吃了胡蔓子,漂流到江边。 河鲀吃了会变得肥胖,但毒性却比乳汁还要强。 乳汁甘甜且肥美,滋味深入肺腑。 一口能让人陶醉,迷失自我。 匆忙喝下清粪水,妻儿泪如雨。 茭塘里的黄河鲀,传说对产妇有益。 彼此相互告诫不要多吃,用来制作脯肉。 用醋蒸煮胜过小鸡,加入姜桂等香料。 风俗上人们痴迷于它,臭味弥漫在村舍。 那些走投无路的渔民,不再用张网捕捉。 河鲀碰到生钓,一钩上就有很多。 腹部鼓胀如水泡,性情最为凶暴。 凶恶者甚至有板牙,身上斑斑有鳞和羽毛。 河神派它来杀人,不仅仅是作为鱼类。 口腹之间人们视为卑贱,何况是吃饱了腐烂老鼠。 养小心得失大,君子应当审慎处理。 这些区区的鲀鱼,又怎能借刀杀人。

赏析

这首诗以河鲀为主题,描绘了河鲀的毒性和危险性,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而食用河鲀。通过对河鲀的描述,反映了人性的贪婪和愚昧,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警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河鲀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河鲀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警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