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荥阳诸女子,功与纪信似。 夜出冒楚围,披甲为战士。 楚军似刈刍,血流作渠水。 君王既无兵,妇女相驱使。 幸有三千人,可以代披靡。 楚军虽受欺,流涕亦不止。 妾命甘如尘,得无大王耻。 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荥阳(xíng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市。 纪信(jì xìn):古代楚国将领。 冒楚围:挺身冲破楚国的包围。 刈刍(yì chú):割下的草。 披靡(pī mǐ):溃败,失败。 殇(shāng):战争中的死亡。

翻译

赞美古代 荥阳的女子们,勇敢如同纪信。 夜晚冲出楚国的包围,穿上盔甲成为战士。 楚军被割下的草一样脆弱,鲜血如河水般流淌。 国王既无兵力,妇女们却挺身而出。 幸好有三千人,可以替代那些溃败的士兵。 楚军虽然受辱,却流下眼泪无法止住。 我情愿像尘土一样卑微,只求大王不再感到羞耻。 自古以来,在战争中,哪有国家的悲痛会如此深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荥阳女子们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她们不畏强敌,挺身而出,代替了国家缺乏的兵力,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诗中通过对楚国军队的形容,突出了荥阳女子们的勇敢和无畏,展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风貌。整首诗以古代战争为背景,表达了对勇敢女性的赞美和对国家悲痛的揭示,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