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惊风鼓松柏,栖鸟群翻飞。 开门望行人,浮云暮不归。 种桃爱其葩,种柳爱其枝。 虽无岁寒用,夙昔同裳衣。 鱼目乱火齐,蟾蜍蚀清晖。 遂令金石交,千里相乖违。 拔剑击盘石,石碎剑亦亏。 感激将何言,泪下空涟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惊风:突然刮来的风。鼓:吹动。松柏:指松树和柏树。栖鸟:停歇在树上的鸟。浮云:飘浮的云。葩(pā):花朵。枝:树枝。岁寒:寒冷的季节。裳衣:古代的一种服装。鱼目乱火:指鱼目混杂,火焰纷乱。蟾蜍:指蟾蜍(音chán chú)。清晖:明亮的阳光。金石:指金属和石头。乖违:背道而驰。拔剑:拔出剑来。盘石:指坚硬的石头。

翻译

惊起了风,吹动着松树和柏树,栖息在树上的鸟群惊飞。我打开门望着路上的行人,但飘浮的云彩已经遮挡了夕阳,行人却未归。我喜欢种桃树是因为它的花朵,喜欢种柳树是因为它的枝条。尽管没有经历过严寒的考验,但我一直穿着同样的裳衣。鱼目混杂,火焰纷乱,蟾蜍在侵蚀着明亮的阳光。于是金属和石头开始相互冲突,千里之外彼此背道而驰。我拔剑击打坚硬的石头,石头碎了,剑也受损。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泪水空落而无痕。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变化的感受。诗人通过种植桃树和柳树来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沉思的深度和内涵。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