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姚司理公:指姚鼐,字司理,明代官员,以孝义闻名。
仙吏:指仙人般的官员,这里指清廉的官员。
繇:通“遥”,远道而来。
敝蹝:指破鞋。
扼臂:揪住胳膊,这里表示惊讶。
孤灯半世:形容孤独寂寞的生活。
齐眉:指眉毛相接,形容年岁相当。
遗孙:指后代。
清白:清白无辜。
梧桐:古树名,象征长寿。
跨祖:超越祖先。
文章:才华。
金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译
多年来,像仙人一样清廉的官员远离家乡,世代传承的美德让人心怀感慨。破鞋让我惊讶不已,孤独的生活让我倍感沉重。后代清白无辜,如同梧桐树一般古老,超越祖先的才华得到滋润。这是因为美德积累而来的幸运,海边的渔民也因此陶醉在金色的酒杯中。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明代官员姚鼐为主线,表达了对他孝义美德的赞颂和对他清廉高洁的品质的称颂。诗中通过对姚鼐的生活境遇和后代的赞美,展现了一种家族美德传承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姚鼐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佩和对美德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德和家族传统的尊重,展现了一种传统美德的价值观。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后中秋小集 》 —— [ 明 ] 林熙春
- 《 戊申贱辰辱父执陈薛谢三先生并持觞至三先生二百四十岁酒力步履如常人老父喜三先生来病辄起留款三日乃游凤凰台登舟别小子漫赋四绝为谢 》 —— [ 明 ] 林熙春
- 《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 》 —— [ 明 ] 林熙春
- 《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 —— [ 明 ] 林熙春
- 《 题翁粤初姻友约心轩四首并得心字 其二 》 —— [ 明 ] 林熙春
- 《 呈子吉思元二黄方伯 》 —— [ 明 ] 林熙春
- 《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 》 —— [ 明 ] 林熙春
- 《 寿廖衍泉七一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