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云山隐君(yún shān yǐn jūn):指隐居在云山之间的君子,比喻隐士。
批评(pī píng):评价,评论。
僭(jiàn):冒犯,越过。
致谢(zhì xiè):表示感谢。
匡生(kuāng shēng):指匡正人的言论。
颐(yí):指颐指面部,这里表示理解。
聊尔(liáo ěr):勉强。
赞微辞(zàn wēi cí):称赞微小的词句。
飘逸(piāo yì):形容文采飘逸。
惊鸿举(jīng hóng jǔ):比喻文采出众。
疏慵(shū yōng):形容懒散。
豹窥(bào kuī):比喻观察细微之处。
斫(zhuó):削减。
翻译
隐居在云山之间的君子,平生以诗文相赠,示意批评,从不认为我越俎代庖,反而谦卑地接受批评,热爱诗歌以致谢。
匡正人的言论,使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我得到了一些优美的诗句,只能勉强称赞其中微小的辞藻。
文采飘逸如惊鸿展翅,懒散之中却自觉不如豹窥细微。
敢说自己像匠人雕琢的手艺,一字足以成为楷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云山之间的君子,他平生以诗文相赠,虚怀若谷,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诗人通过赞美这位君子的文采飘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优美诗句的追求。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重过古氏山亭 》 —— [ 明 ] 林大春
- 《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 》 —— [ 明 ] 林大春
- 《 客有以仙人渡海便面索书者戏笔作此 》 —— [ 明 ] 林大春
- 《 雨中卧痾小楼辱曾水部以诗见怀次韵答之 》 —— [ 明 ] 林大春
- 《 二酉园 》 —— [ 明 ] 林大春
- 《 五草堂诗考槃草堂 》 —— [ 明 ] 林大春
- 《 为刘山人题扇上景赠别洪广文之福安福安宋行在也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西山初结小隐舍弟季子偕陈宋二贡士及萧赵诸亲友棹舟来访迟明别去有招予言归之意因成二首寄之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