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登安隐寺后山小饮适余筑精舍额曰萍庵因以萍字限韵

节过重阳秋易老,霜花著树映山青。 妙高台望人皆蚁,云物波流室似萍。 选梦聊分僧榻卧,徵诗借作梵音听。 情多易感谁能醉,莫怪三闾叹独醒。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安隐寺:古代寺庙名,位于山中隐蔽处。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妙高台:佛教传说中的净土之一。
  • 三闾: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泛指人间世界。

翻译

秋天已深,我登上安隐寺后山,小酌一杯,正好余兴未尽。我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精舍,取名为萍庵,寓意如同水草漂浮,随波逐流。

节日过去,重阳节的秋天易逝,树上挂满霜花,映照着青山。站在妙高台上,人们看来都如同蚂蚁般渺小,云雾缭绕,仿佛房舍也像漂浮的萍叶一般。

我选择在梦中与僧人一起共度时光,躺在僧人的床榻上,写下一首诗,借此来感受佛音的美妙。情感纷繁,容易被触动,但又有谁能真正陶醉其中呢?不要奇怪,我这位居于人间的普通人,却常常感叹着人世间的独特清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登上安隐寺后山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主题。诗人在寺庙中建起精舍,取名萍庵,寓意着人生如同漂浮的萍叶,随波逐流,生命的无常和变化。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情感和境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世间清醒的感慨和领悟。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范景文

范景文

明河间府吴桥人,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历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谢病归。崇祯时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明亡自杀。谥文贞。有《大臣谱》。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