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檄(yǔ xí):古代传递军令的一种方式,用羽毛写成的文书。
- 旌旗(jīng qí):旌旗,指旗帜。
- 斗柄(dǒu bǐng):指北斗星的柄部,用来指示方向。
- 熊罴(xíong pí):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形容军队戒备森严。
翻译
急急忙忙地传递军令,行宫里的出发总是拖延。漏壶声音催促着鼓角的吹奏,月光投射在旗帜上。微风将天香的气息吹近,星星随着北斗星的移动而变换位置。中军严密地守卫着,传达警报的人都像熊罴一样警惕。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军队出征前的紧张氛围,通过描绘羽檄传递、行宫出发的迟滞、漏壶声、月影、风和星辰等元素,展现了出征前的紧张与期待。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展现了古代军队出征的壮阔场面。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值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七年从幸北京。八年从北征。所过山川要害,帝辄命记之,常与之论敌中事。自后北征皆从。十八年进文渊阁大学士。二十二年,成祖于还军途中病逝,幼孜护梓宫归。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谥文靖。有《北征录》、《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
金幼孜的其他作品
- 《 白莲为乐舞生赋 》 —— [ 明 ] 金幼孜
- 《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四 》 —— [ 明 ] 金幼孜
- 《 题子昂马为赵君公复作 》 —— [ 明 ] 金幼孜
- 《 为吏部师尚书题画 其五 竹鹤 》 —— [ 明 ] 金幼孜
- 《 再和曾侍讲韵 》 —— [ 明 ] 金幼孜
- 《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 其六 》 —— [ 明 ] 金幼孜
- 《 中秋宴集分韵得九字 》 —— [ 明 ] 金幼孜
- 《 龙川八景二首为宋常固赋 其一 合溪温泉 》 —— [ 明 ] 金幼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