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彭艾庵

百年聚散杳难期,只尺天涯系我思。 塞马去来谁是福,杯蛇真伪世宁知。 风吹丛棘传声急,月坠寒云见雨迟。 新句传来看总好,尊君经学胜全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难期:难以预料。
  • 只尺天涯:形容距离虽近却感觉遥远。
  • 塞马去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杯蛇真伪:指虚幻与真实难以分辨。
  • 丛棘:丛生的荆棘。
  • 寒云:寒冷的云。
  • 尊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彭艾庵的父亲。
  • 经学:指儒家经典的研究。
  • 全遗:完全遗留,这里指经学的传承。

翻译

百年间的聚散难以预料,虽然距离不远,却感觉像天涯海角一样遥远,牵动着我的思念。 世事如塞外马匹的来去,谁能说是福是祸?杯中的蛇影,真假难辨,世人又怎能知晓? 风吹过丛生的荆棘,传来急促的声音;月亮落下,寒冷的云层中,雨迟迟未下。 你新写的诗句传来,总是那么好,你父亲的经学研究,胜过完全的传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艾庵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真伪难辨的感慨。诗中运用“塞马去来”和“杯蛇真伪”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不确定性和虚幻性。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最后对彭艾庵的诗才及其父亲经学造诣的赞扬,显示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