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寓梁耋符山馆雨中同吴又札梁巨川谈乱离往事有作

银灯玉笛漏沈沈,半月江城总是阴。 积雨在途行处滑,方池当槛坐来深。 同声赖有如兰侣,把臂犹存旧竹林。 闭户寂寥谈往事,白头悽断百年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寄居。
  • 梁耋符山馆:梁耋符的山中馆舍。
  • 吴又札: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梁巨川: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银灯玉笛:银制的灯和玉制的笛子,形容器物精美。
  • 漏沈沈:漏,古代计时器;沈沈,形容时间流逝缓慢。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
  • 方池:方形的池塘。
  • 当槛:坐在门槛上。
  • 同声:志同道合。
  • 如兰侣:如兰花般高洁的朋友。
  • 把臂:握手,表示亲密。
  • 旧竹林:比喻旧时的朋友或同道。
  • 白头:白发,指年老。
  • 悽断:悲伤至极。
  • 百年心:一生的心愿或情感。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我寄居在梁耋符的山馆中,雨中与吴又札、梁巨川共同回忆乱世往事,感慨良多。银灯下,玉笛声悠扬,时间似乎流逝得很慢,半月以来,江城总是阴雨连绵。路上的积雨使得行走变得滑溜,坐在门槛上,看着方形的池塘,水位似乎因雨而加深。在这寂寥的时刻,幸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我们握手回忆,仿佛还置身于旧时的竹林之中。闭门不出,我们谈论着过去的往事,白发苍苍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百年的哀愁和断绝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诗人与朋友在雨中的山馆中回忆往事,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运用了银灯、玉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通过“积雨在途行处滑”和“方池当槛坐来深”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情感表达。最后,“白头悼断百年心”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乱世往事的深刻反思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