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检讨伯猷二首

都门遥奉白头归,四叶承欢世所希。 诗礼庭前时独对,鹡鸰原上更双飞。 年来多黍香醪美,秋在澄溪鲙鲤肥。 供膳有人行自得,报恩唯补衮龙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指京城。
  • 白头归:指年老归家。
  • 四叶:四代,指家族四代同堂。
  • 承欢:得到长辈的欢心。
  • 诗礼庭前:指在家庭中接受文化和礼仪的教育。
  • 鹡鸰:一种鸟,这里比喻兄弟。
  • 原上:平原之上。
  • 多黍:丰收的黍米。
  • 香醪:美酒。
  • 澄溪:清澈的溪流。
  • 鲙鲤:鲤鱼,这里指美味的鲤鱼。
  • 供膳:提供食物。
  • 报恩:回报恩情。
  • 补衮龙衣:指为皇帝做衣服,这里比喻为国家做出贡献。

翻译

在京城远远地送别年老归家的李检讨,四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世间少有的幸福。在家中接受文化和礼仪的教育,时常独自面对,而在广阔的平原上,兄弟如鹡鸰鸟般双飞。近年来,丰收的黍米酿成的美酒香气四溢,秋天清澈的溪流中鲤鱼肥美。有人负责提供食物,生活自在,回报恩情的方式,就是为国家做出贡献,如同为皇帝补制龙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检讨晚年归家后的幸福生活,以及他对家族和国家的忠诚与贡献。诗中通过对家庭和谐、丰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李检讨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报恩唯补衮龙衣”一句,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李检讨的敬重和祝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