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丁勖庵

震泽南边一硕儒,西风相见此城隅。 奇书自识常三箧,重器人称是六瑚。 古笔淋漓今作者,壮怀萧瑟老吾徒。 十旬不雨心如醉,无计留君酒不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 硕儒:学识渊博的儒者。
  • 城隅:城角,常指幽僻之地。
  • 三箧:指藏书丰富,典出《汉书·艺文志》。
  • 六瑚: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六只玉制礼器,比喻珍贵之物。
  • 古笔淋漓:形容书法或文笔雄健有力。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或心情凄凉。
  • 十旬:十天。
  • :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在震泽南边有一位博学的儒者,在这西风中与他在城角相遇。他自识奇书,藏书丰富,人们称他为拥有珍贵之物的智者。他的书法和文笔雄健有力,令人赞叹,而他的壮志豪情却随着年岁渐老而变得凄凉。十天没有下雨,我的心情如同醉酒一般,无法留住他,连酒杯也显得不够格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一位博学儒者的相遇及其对儒者学识和才华的赞美。诗中通过“震泽南边一硕儒”和“奇书自识常三箧”等句,展现了儒者的学识渊博和藏书之丰富。同时,“古笔淋漓今作者”一句,赞美了儒者的书法和文笔。末句“十旬不雨心如醉,无计留君酒不觚”则表达了诗人对儒者的留恋之情,以及因天气久旱不雨而感到的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儒者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