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罗文止祠部

过君花县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 不学骅骝宁历块,同为葵藿好倾阳。 春坛巨丽来三品,宵鼓纤阿倚七襄。 近听军书颇恢廓,即推文气更飞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àn):同“泛”,泛滥,此处指水溢出。
  • 骅骝(huá liú):古代骏马名,比喻英俊的人才。
  • 历块:经历磨难。
  • 葵藿(kuí huò):葵花和藿香,比喻忠贞不渝。
  • 倾阳:向阳,比喻忠诚。
  • 春坛:春天的祭祀场所。
  • 巨丽:极其美丽。
  • 宵鼓:夜晚的鼓声。
  • 纤阿:古代神话中的月神,此处可能指美丽的女子。
  • 七襄:古代七种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军书:军事文书,指战争的消息。
  • 恢廓:宽广,宏大。
  • 文气:文章的气势。
  • 飞扬:高远,昂扬。

翻译

我来到你治理的花县,走进你的堂屋,用清泉引来的水泛着稻香。我不追求成为骏马,宁愿经历磨难,我们共同作为忠贞的象征,好向着太阳。春天的祭祀场所极其美丽,夜晚的鼓声与美丽的女子相伴。最近听到的战争消息颇为宏大,而你的文笔气势更是高远昂扬。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升赠给罗文止的,诗中表达了对罗文止的敬佩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清泉稻香、春坛巨丽等意象,展现了罗文止治理之地的繁荣景象。同时,诗人以骅骝、葵藿为喻,赞扬罗文止的才华和忠诚。最后,诗人提到军书和文气,既反映了时局的恢弘,也突出了罗文止文章的气势飞扬,表达了对罗文止的深厚情谊和崇高评价。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