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艇鸬鹚

过河鱼泣未忘筌,比目宁为比翼怜。 小似垂云浮积水,真看衔石出重渊。 嘉名何事传乌鬼,贱质依人羡羽仙。 袅袅竹竿频应接,白头相慰报青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河鱼泣未忘筌:过河的鱼儿哭泣,因为它们未能忘记捕鱼的工具——筌(quán)。筌是一种古代捕鱼用的竹器。
  • 比目宁为比翼怜:比目鱼宁愿成为比翼鸟那样的伴侣,相互怜爱。比目鱼是一种两只眼睛长在同一侧的鱼,常用来比喻形影不离的伴侣。
  • 小似垂云浮积水:形容渔艇小巧,如同垂挂的云朵漂浮在积水上。
  • 真看衔石出重渊:真实地看到鸬鹚(lú cí)嘴里衔着石头从深渊中出来。鸬鹚是一种善于潜水捕鱼的鸟。
  • 嘉名何事传乌鬼:为何美好的名声传给了乌鬼。乌鬼是对鸬鹚的俗称。
  • 贱质依人羡羽仙:虽然鸬鹚的本质低贱,但它们依附于人类,羡慕那些自由飞翔的仙鸟。
  • 袅袅竹竿频应接:袅袅(niǎo niǎo)形容竹竿轻轻摇摆,频繁地接应着。
  • 白头相慰报青钱:白头是指年老的渔夫,他们相互安慰,用青钱(古代的一种货币)作为回报。

翻译

过河的鱼儿哭泣,因为它们未能忘记捕鱼的工具——筌。比目鱼宁愿成为比翼鸟那样的伴侣,相互怜爱。渔艇小巧,如同垂挂的云朵漂浮在积水上,真实地看到鸬鹚嘴里衔着石头从深渊中出来。为何美好的名声传给了乌鬼,虽然鸬鹚的本质低贱,但它们依附于人类,羡慕那些自由飞翔的仙鸟。竹竿轻轻摇摆,频繁地接应着,年老的渔夫们相互安慰,用青钱作为回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渔艇和鸬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过河鱼泣未忘筌”寓意着对过去的留恋与无法忘怀的情感,“比目宁为比翼怜”则展现了对比目鱼之间深厚情感的赞美。后两句通过对鸬鹚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灵的同情与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