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宁都魏和公昆山徐原一同里王震生高望公湛用喈程周量何不偕梁器圃陶苦子集药亭六瑩堂得真字

竹窗藤几迥无尘,一会西园尽俊人。 济上魏舒为旧好,邺中徐干是嘉宾。 霜催细菊浮香早,风落高梧透月新。 随兴摊书还席地,野情疏放本来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远,这里指远离尘嚣。
  • 西园:这里指一个园林或聚会的地方。
  • 俊人:才智出众的人。
  • 济上:指济水之滨,这里泛指某地。
  • 魏舒: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邺中:地名,古代邺城,这里泛指某地。
  • 徐干: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嘉宾:尊贵的客人。
  • 透月:月光透过。
  • 摊书:展开书本阅读。
  • 席地:坐在地上。
  • 野情:自然的情感,不受拘束的心情。
  • 疏放:放纵不羁。

翻译

竹窗和藤编的小桌远离尘嚣,西园的聚会聚集了众多才智出众的人。 魏舒是我在济水之滨的老朋友,徐干则是来自邺城的尊贵客人。 霜催使小菊花早早散发香气,风让高大的梧桐树透出新鲜的月光。 我们随兴展开书本,坐在地上阅读,自然的情感和放纵不羁的态度展现了我们本真的自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雅脱俗的聚会场景,通过“竹窗藤几”和“西园俊人”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及其朋友们的高雅情趣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霜催细菊”与“风落高梧”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与会者的高洁品格。结尾的“随兴摊书还席地,野情疏放本来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真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