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放舟同诸子登青云阁

蓑衣箬笠好生涯,不厌频频上小艖。 秋浦暗云连埤堄,远天残雨在蒹葭。 青山对酒添新色,彩笔登楼尽作家。 谁约一竿相伴老,鄙人亲起酹江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蓑衣箬笠:蓑衣(suō yī)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箬笠(ruò lì)是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也是防雨用具。
  • :小船。
  • 埤堄:城上的矮墙。
  • 蒹葭:芦苇。
  •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翻译

身披蓑衣,头戴箬笠,过着美好的生活,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登上小船。 秋天的水边,暗云与城墙相连,远方的天空下,残留的雨珠挂在芦苇上。 面对青山,酒意更添几分新色,彩笔在楼上,尽是作家的风采。 是谁约我一竿相伴到老,我亲自起身,以酒祭奠江边的花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放舟的景象,通过“蓑衣箬笠”、“小艖”、“暗云”、“残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秋日江景。诗中“青山对酒添新色”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结尾的“酹江花”则带有几分自嘲与豁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