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客居呈弱侯三篇
晨起临北窗,连阴未朗彻。
昔出桃李华,今看霜霰结。
爆竹频有闻,天涯近除节。
而我客南都,心迹俱寂灭。
外户常反扃,四壁幽以冽。
执爨虽一夫,饔飧良靡缺。
晏坐展图书,袪寒亲曲蘖。
时与达人谈,千古共参折。
清灯耿前除,谈罢自怡说。
回首风尘人,迟暮正愁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暮:年末,年底。
- 客居:在外地居住,旅居。
- 弱侯:对朋友的谦称。
- 朗彻:明亮清澈。
- 桃李华:桃花和李花。
- 霜霰:霜和雪珠,指寒冷的天气。
- 爆竹:鞭炮。
- 除节: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 南都:指南京。
- 心迹:内心和行动。
- 寂灭:寂静无声。
- 外户:外门。
- 反扃:关闭。
- 四壁:四周的墙壁,指房间。
- 幽:幽暗。
- 冽:寒冷。
- 执爨:做饭。
- 饔飧:早饭和晚饭。
- 靡缺:不缺。
- 晏坐:安坐。
- 曲蘖:酒。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参折:参悟。
- 清灯:明亮的灯。
- 前除:前面的台阶。
- 怡说:愉快地说。
- 风尘人:奔波劳碌的人。
- 迟暮:晚年。
- 愁绝:极度忧愁。
翻译
年末旅居在外,我给朋友写了三篇文章。早晨起来站在北窗前,连续的阴天还未晴朗。昔日出门时桃李花开,今天却看到霜雪交加。频繁听到鞭炮声,天涯近处即将迎来除夕。而我作为客人住在南京,内心和行动都十分寂静。外门常常关闭,房间四周幽暗而寒冷。虽然只有一个人做饭,但早饭和晚饭都不缺。安坐读书,驱寒饮酒。时常与通达事理的人交谈,共同参悟千古之事。明亮的灯光照在前面的台阶上,谈完后自己愉快地说。回首那些奔波劳碌的人,晚年正感到极度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岁末客居他乡的孤寂生活,通过对比昔日春景与今朝寒霜,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心迹俱寂灭”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超脱。后文通过与达人的交谈,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结尾的“回首风尘人,迟暮正愁绝”则抒发了对奔波劳碌生活的悲悯和对晚年生活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