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梁阜己宅逢王震生初归自豫章

庭邀皎月树含风,归客吟孤旧友同。 老丑自看诗益好,贤豪相待命犹穷。 白藤穿枕眠徐孺,龙眼推筐掷左冲。 劝种宜男家计得,小星言在此城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归客:指归来的旅人。
  • 贤豪:指有才能和品德的人。
  • 白藤穿枕:用白藤编织的枕头。
  • 徐孺:指徐孺子,东汉时期的名士,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
  • 龙眼:一种水果,也称桂圆。
  • 左冲: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名。
  • 宜男:指适合男子的,这里可能指适合男子的生活方式或家计。
  • 小星:小星星,这里可能比喻小人物或小事情。

翻译

庭院中明亮的月光与树间的微风相伴,归来的旅人与老友一同吟诗。 自我审视,虽然年老,但诗作越发显得美好;尽管与贤德之士相交,命运依旧困顿。 用白藤编织的枕头,我缓缓入眠,如同徐孺子一般;龙眼果装满筐,随手抛给左冲。 劝说种植适合男子的家计,小星星般的事务就在这城东进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在七夕前与归来的友人王震生相聚的情景。诗中,“皎月”与“树含风”共同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诗人在与友人的交流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命运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动作,如“白藤穿枕”和“龙眼推筐”,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