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索何旦兼竹杖何曾许觅一僮并及之

五十閒身老待扶,孤生筇竹笑人孤。 惊心自觉颠危极,回首相怜侍从俱。 便取一枝攀桂树,还添九节采菖蒲。 因君步步寻高岭,岭上仙童遇得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身:空闲的身体,指没有职务或工作束缚的身体。
  • 筇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 颠危:危险,不稳定。
  • 侍从:随从,仆人。
  • 攀桂树: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理想。
  • 九节:指菖蒲的九个节,菖蒲是一种草药,古人认为其有驱邪避疫的功效。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端午节习俗中。
  • 仙童:神话中指年轻的仙人。

翻译

五十岁的我,身体已显老态,需要扶持,孤独地拿着竹杖,也笑我孤单。 心中自觉处境危险,回首看去,只有随从相伴,感到怜悯。 于是我决定攀折一枝桂树,以示追求高远,又采九节菖蒲,以驱邪避疫。 因你步步高升,寻访高山之巅,不知是否遇到了山上的仙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诗中,“五十閒身老待扶”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老态,而“孤生筇竹笑人孤”则通过竹杖的孤独象征了诗人的孤单。后文通过“攀桂树”和“采菖蒲”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因君步步寻高岭,岭上仙童遇得无”则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