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五羊闻故人蔡艮若之子约行授室情不自已伏枕上得二律感叹遂多勿作寻常诗读也

十载亡吾友,中宵有泪痕。 何曾离梦里,容易闭泉门。 鹤发亲犹健,鹓雏翼渐鶱。 一抔仍未卜,惭负不堪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病:因病躺下。
  • 五羊:地名,今广州市的别称。
  • 蔡艮若:人名,诗人的故友。
  • 授室:指结婚。
  • 情不自已:情感无法自控。
  • 伏枕:趴在枕头上。
  • 二律:两首律诗。
  • :失去。
  • 中宵:半夜。
  • 泉门:指墓门,比喻死亡。
  • 鹤发:白发,指年老。
  • 鹓雏: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 翼渐鶱:翅膀逐渐展开,比喻年轻人成长。
  • 一抔:一捧土,指坟墓。
  • 未卜:未确定,未安排。
  • 惭负:感到羞愧和负担。

翻译

因病躺在五羊,听闻故友蔡艮若的儿子即将结婚,情感无法自控,趴在枕头上写下了两首律诗,感叹之情溢于言表,请不要当作寻常诗来读。

十年前失去了我的朋友,半夜时分泪水难止。 他似乎从未离开过我的梦境,却轻易地关闭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他的母亲虽然白发苍苍但依然健在,他的儿子如同凤凰雏鸟般才华横溢,正逐渐展翅高飞。 然而他的坟墓尚未确定,我为此感到羞愧和不堪重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家庭的关心。诗中,“十载亡吾友”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中宵有泪痕”则进一步以泪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思念成疾的情景。后文通过对友人家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后代的期望和对友人未竟之事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