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旷圆大师结夏罗浮次见赠韵

此去无烦遇葛洪,欲移灵鹫峙南中。 藏身自会神龙变,开口当令哑虎通。 泉喜独探过夏伏,衲留人补待秋风。 飞云绝顶劳相寄,昏黑擎将晓日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夏:佛教用语,指僧人在夏季进行的修行活动。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曾在罗浮山修炼。
  • 灵鹫:山名,位于印度,是佛教圣地之一。
  • :耸立。
  • 神龙变:比喻变化莫测,出自《庄子》。
  • 哑虎:比喻沉默寡言的人。
  • 过夏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僧衣,这里指僧人。
  • 飞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昏黑:形容天色暗淡。
  • :举,托。

翻译

你此去罗浮山,无需再遇到像葛洪那样的道士,你希望将灵鹫山的精神移植到南中国。你藏身自会像神龙一样变化莫测,开口说话应当能让沉默寡言的人也能理解。你独自探寻泉水,享受着超过夏季最热时期的清凉,等待秋风来临时,你的僧衣将被补好。在飞云绝顶之处,你劳烦相寄,即使天色昏黑,你也能托起晓日的红光。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升送别旷圆大师前往罗浮山修行时所作。诗中,陈子升表达了对旷圆大师修行成果的期待,以及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通过比喻和象征,如“神龙变”、“哑虎通”,诗人描绘了旷圆大师的智慧和影响力。同时,诗中的“飞云绝顶”和“擎将晓日红”等意象,展现了大师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