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连双河之增城赴冉侯平川罗浮之约兼怀张菊水二首

四百名峰日日春,重阳天气似秋新。 都亭作客逢邛令,桂酒邀欢有蜀人。 辟谷正须云母粉,救时真现宰官身。 菊坡旧菊今芜绝,拟及花时一问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百名峰:指罗浮山,因其峰峦众多,约有四百余座,故称。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 都亭:古代设在城郊供行人住宿的处所。
  • 邛令:指邛崃的县令,邛崃位于四川。
  • 桂酒:用桂花酿制的酒,泛指美酒。
  • 蜀人:指四川人。
  • 辟谷:道家修炼的一种方式,指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 云母粉:一种矿物,古人认为服用云母粉可以延年益寿。
  • 宰官身:指官员的身份。
  • 菊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种植菊花的地方。
  • 芜绝:荒废,断绝。

翻译

罗浮山的四百余座峰峦,每日都沐浴在春光之中,重阳节的天气宛如新秋一般清爽。在都亭作客时,恰逢邛崃的县令,有四川的朋友用桂酒邀请共度欢乐时光。辟谷修炼正需要云母粉,而救世济民则真需要官员的身份。菊坡上旧时的菊花如今已荒废,我打算在花开时节去探访一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连双河赴增城赴冉侯平川罗浮之约的情景,并怀念了张菊水。诗中通过对罗浮山、重阳节、都亭、邛令、桂酒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修炼和救世的思考,以及对旧时菊坡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