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鹿公主歌辞

官家出游乘驷驖,毳殿连房象宫阙。 殿前女子持绛节,手弹琵琶颜照雪。 中宫西宫同羽猎,何以知之双鬟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钜鹿:地名,今河北省平乡县。
  • 驷驖(sì tiě):古代一种四匹马牵引的车。
  • 毳殿(cuì diàn):用毛毡搭建的临时宫殿。
  • 连房:相连的房屋。
  • 绛节(jiàng jié):红色的仪仗。
  • 琵琶:一种拨弦乐器。
  • 颜照雪: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如雪。
  • 中宫西宫:指皇宫中的两个重要区域。
  • 羽猎:古代帝王打猎时,用羽毛装饰的旗帜。
  • 双鬟结: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样式,此处指代女子。

翻译

明代的陈恭尹在《钜鹿公主歌辞》中描述了官家出游的盛况:乘坐着四匹马牵引的车,搭建了用毛毡做的临时宫殿,房屋相连,宛如宫阙。殿前有女子手持红色仪仗,手弹琵琶,面容白皙如雪。中宫和西宫的人都一同参与了羽猎,如何得知呢?因为她们都梳着双鬟结的发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家出游的盛大场面,通过具体的细节如“驷驖”、“毳殿”、“绛节”、“琵琶”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豪华与繁华。诗中“颜照雪”一句,不仅形容了女子的美貌,也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结尾的“双鬟结”巧妙地点出了参与羽猎的女子身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具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皇家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