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张方伯枢侯二首

金貂七叶向来传,身列崇班尚少年。 白简有风存北阙,紫薇新泽满南天。 树人岁育三千士,赈米朝糜百万钱。 犹说报恩怀未尽,欲将心力更筹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貂:古代贵族帽子上的装饰,象征高贵的地位。
  • 七叶:七代,指家族世代显贵。
  • 崇班:高官显爵。
  • 白简: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的地方,代指朝廷。
  • 紫薇:星座名,古代常用来比喻朝廷或皇帝。
  • 新泽:新的恩泽,指皇帝的恩赐。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这里可能指南方地区或朝廷的恩泽普及南方。
  • 树人:培养人才。
  • 三千士:泛指众多的人才。
  • 赈米:救济粮食。
  • 朝糜:朝廷发放的粮食。
  • 百万钱:形容数量巨大。
  • 报恩:回报恩情。
  •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指参与国家的边防建设。

翻译

金貂装饰的帽子世代相传,你身居高官仍如少年。 手持白简,风范犹存于北阙,紫薇星的新恩泽遍布南天。 每年培养三千士子,朝廷发放的赈米价值百万钱。 仍说恩情未报尽,愿将心力更用于筹划边疆。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张方伯枢侯的显赫地位和卓越贡献。诗中,“金貂七叶”和“崇班尚少年”描绘了其家族的尊贵和个人的年轻有为;“白简有风”和“紫薇新泽”则突出了其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受到的恩宠。后两句通过“树人岁育三千士”和“赈米朝糜百万钱”展示了其对人才的培养和对国家的贡献。最后,“犹说报恩怀未尽,欲将心力更筹边”表达了其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