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此君:代指竹子。
- 伟特:奇特出众。
-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从早到晚,整天。
- 碧光:青绿色的光芒,此处指竹子的翠绿之色。
翻译
竹子的气节极其雄伟奇特,让人喜爱得难以割舍。我走遍有山水且生长着竹子的地方,也不管那主人认不认识。从早到晚看竹子也看不够,感觉那翠绿的光芒都穿透了我的双眼。有一天心中空灵之时,我便回去,(竹子)挺起身姿特立独行,化作了美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竹子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开头就强调了竹子气节的伟大奇特,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程度。接下来描述了诗人遍寻有竹的山水之地,不顾及主人是否相识,表现出对竹子的痴迷。“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整天观看也不觉得满足,甚至觉得竹子的翠绿之色都能穿透双眼,可见其对竹子的观察之细致,感受之深刻。最后两句“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带有一种空灵的意境,竹子在诗人心中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当诗人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时,竹子似乎也升华成了美玉,体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郑思肖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所画的兰花,花多叶稀,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诗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398篇诗文
郑思肖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十月能静饮于海棠花下唐同知适至因言昔在汉中十月海棠亦开用韵 》 —— [ 元 ] 牟巘
- 《 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 》 —— [ 宋 ] 贺铸
- 《 陈直轩孟冬日过访镜园话旧 》 —— [ 明 ] 邓云霄
- 《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 —— [ 唐 ] 沈佺期
- 《 初冬过集齐枢先生山亭 》 —— [ 明 ] 梁燧
- 《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 —— [ 明 ] 何吾驺
- 《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其二 》 —— [ 清 ] 顾翃
- 《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 其四 》 —— [ 宋 ] 胡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