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贼谋取日本二绝 其二

海外东夷数万程,无仇于鞑亦生嗔。 此番去者皆衔怨,试看他时秦灭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日本。
  •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此处指元军。
  • (chēn):发怒。

翻译

海外的日本有数万路程那么远,和元军没有仇恨也产生了恼怒。这一次去的人都心怀怨恨,试着看看以后会不会像秦灭秦那样(元军也自相残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元军谋取日本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感受。诗中指出日本与元军本无仇怨,却因元军的行为而产生嗔怒,暗示元军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最后两句则是一种预测和感慨,暗示元军内部可能会产生矛盾和纷争。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以“秦灭秦”作比,富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深意。

郑思肖

郑思肖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所画的兰花,花多叶稀,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诗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3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