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他年轻时从家乡前往京城长安,途经成都北门的升仙桥时,在桥柱上题字,表示自己一定要取得功名才回来。
- ****初上升仙(xiān):指司马相如当年首次离家赴京追求功名的情景。“升仙”化用升仙桥,暗示追求高远目标。
- 慷慨:充满豪情壮志的样子 。
- 重来衣锦:指司马相如后来功成名就,穿着华丽的衣服回来。衣锦:穿着锦绣衣服,形容荣归故里。
- 从容:悠闲自在、镇定的神态。
- 禹门: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常用来比喻科举中第等飞黄腾达之事。
翻译
当初司马相如离家去京城追求功名时是何等的豪情满怀、壮志昂扬,后来功成名就归来时显得那么悠闲镇定、从容自在。男子汉就应该有这样的意气情怀,只有跳过那高高的禹门,才能化身为龙啊。
赏析
这首诗以司马相如题柱的典故展开。前两句通过“初上升仙”时的“慷慨”与“重来衣锦”时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司马相如从追求梦想时的激昂豪情到成功后的淡定从容。诗人借此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有志者成功形象。后两句则是发表议论,将司马相如的经历升华为普遍的人生道理,表明男儿就应当心怀壮志,勇敢追求目标,因为只有经历重重考验、突破艰难险阻(像鲤鱼跳过禹门一样)才能获得成功、实现抱负,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励着人们要奋勇拼搏、努力达成自己的理想。整首诗表达简洁有力,饱含对豪迈进取精神的赞美与推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