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十八学士图二首 其二

· 赵佶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需要特别注释的词语

翻译

文人儒士使国家光彩这种情况古今都是一样的,在吟诗咏词时挥毫泼墨,于清醒和醉酒中。众多的贤士成为新的被笼络的人才,看着这画图仍然高兴能见到这些杰出的文人英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唐十八学士的赞誉。首句强调了文人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在古今都是相似的,凸显了儒士的价值。“吟咏飞毫”描绘了儒士们在文学创作中的潇洒之态。“多士作新”体现了不断有新的人才涌现,“入彀”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些人才被笼络和重视的情景。最后一句通过“画图犹喜”展现出对这些学士的欣赏。整首诗体现了对文人学士以及文化的推崇之情。

赵佶

赵佶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 455篇诗文

赵佶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