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郑超宗圃中忽放黄牡丹一枝群贤题咏烂然聊复效颦遂得四首 其二

郑圃繁华似雒阳,斩新一萼御袍黄。 后皇定许移栽植,青帝知谁作主张。 栀貌花神刊谱牒,檀心香国与文章。 若论魏紫应为匹,月夕依稀想鞠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雒(luò)阳:洛阳的古称。
  • 萼(è):花萼,这里指花朵。
  • 后皇:后土与皇天,这里指天地。
  • 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
  • 栀(zhī)貌:栀,栀子,一种常绿灌木,这里形容牡丹的颜色如栀子般。
  • 檀心:浅红色的花蕊。
  • 魏紫:牡丹花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牡丹中的“花后”。

翻译

郑超宗园子里如同洛阳般繁华,突然绽放出一枝崭新的黄色牡丹花,宛如皇帝的黄色龙袍那般耀眼。这天地或许准许将它移植栽培,却不知司春之神青帝会作何主张。这花如栀子般的外貌被花神记录在谱牒中,它那浅红色的花蕊让这香国之地充满了诗意文章。若要说能与它相匹配的,应该是魏紫牡丹了,在月光下依稀能想象到它如菊花般的风姿。

赏析

这首诗以广陵郑超宗圃中突然绽放的黄牡丹为主题,通过对黄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贵、独特的气质。诗中用“郑圃繁华似雒阳”来形容园子的繁荣,为黄牡丹的出现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背景。“斩新一萼御袍黄”形象地描绘了黄牡丹的鲜艳和独特,将其比作皇帝的龙袍,凸显了其尊贵的地位。“后皇定许移栽植,青帝知谁作主张”则表达了对黄牡丹命运的思考,不知天地和司春之神会如何安排它。接下来,“栀貌花神刊谱牒,檀心香国与文章”从外貌和内涵两个方面赞美了黄牡丹,称其外貌如栀子般美丽,其存在让这香国之地充满了诗意。最后,“若论魏紫应为匹,月夕依稀想鞠裳”将黄牡丹与魏紫牡丹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它的高贵,同时在月光下想象它的风姿,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黄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