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怀八首 其一

十亩之闲一老民,衰迟自分百年身。 未舒岸柳应愁我,欲放江梅又笑人。 故纸丹铅雠腐骨,虚窗灯火勘穷尘。 空山一笑无人会,落木萧萧下水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暮:年末。
  • 衰迟:衰老迟缓,指年纪大了。
  • 自分(fèn):自己料想、自度。
  • 丹铅:旧时点校书籍所用的朱砂和铅粉,这里指校勘书籍。
  • 雠(chóu):校对文字,这里引申为与故纸古籍相伴。
  • 虚窗:空窗,形容孤寂或寂寥。
  • :探究、推求。
  • 穷尘:佛教语,意谓极远之处,这里有尘世尽头,人生穷途之感。

翻译

在这十亩大小的宁静之地,我只是一个平凡衰老的普通百姓,衰老迟缓,自己料想已经度过了大半生。岸边尚未舒展身姿的杨柳似乎在为我发愁,那即将绽放的江梅好像又在嘲笑他人。我在故纸堆中,与丹铅为伴,校对文字,仿佛与腐朽的过往为伴;在孤寂的窗下,借着灯火探究尘世的尽头。在这空旷的山间,我独自一笑,却无人能够领会我的心境,如今只剩下落叶纷纷,萧萧而落,飘向那宁静的水滨。

赏析

这首诗整首弥漫着一种落寞与自嘲的氛围。首联点明自己衰老平民的身份,奠定了整首诗低沉的基调。颔联通过“未舒岸柳”“欲放江梅”两种景物,杨柳“愁我”、江梅“笑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生动且独特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有着愁绪又带着被生活所打趣的无奈。颈联描写自己校勘古籍的生活场景,“故纸丹铅雠腐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陈旧书籍相伴的情景,有一种与过往历史对话,独自沉浸在故纸堆里消度时光的落寞。“虚窗灯火勘穷尘”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尾联“空山一笑无人会,落木萧萧下水滨”,以景语作结,空山中自己的笑无人理解,与纷纷飘落的树叶一同到水滨之畔,营造出了一种空茫、凄凉又无奈的意境,整个画面都体现出诗人在岁暮之际,对人生迟暮、境遇不佳的深沉感慨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心境 。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