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吟

· 薛瑄
人惟肖天地,亦具天地性。 性无物不存,存性惟一敬。 心敬体不偏,情敬发必中。 头敬形端直,鼻敬气肃静。 目敬无邪视,耳敬无妄听。 口敬不妄言,身敬不妄动。 手敬容必恭,足敬容必重。 瞬息敬存身,早作敬致用。 致用在天伦,天伦敬斯定。 夫敬必先义,妇敬必从令。 子敬孝必隆,父敬恩必盛。 臣敬百职修,君敬万邦靖。 兄敬笃其爱,弟敬谨其行。 朋友以敬交,然诺必重应。 敬则伦理明,不敬百行病。 仰惟古圣人,一敬更相命。 尧钦帝之宗,舜恭明两并。 祗台念禹德,日跻有汤圣。 文王安敬止,武王勉敬胜。 笃敬传孔业,敬德著周政。 敬惟群圣枢,大训迭辉映。 下逮河洛儒,绍统开迷径。 整肃严堤防,主一谨操柄。 惺惺不昏昧,收敛无馀剩。 用力在斯须,百体孰敢横。 圣途渐可登,圣言良可证。 一敬苟不存,万欲皆奔纵。 身心坠卑污,纲常灭天正。 禽兽将同归,人类孰与共。 噫嘻敬怠间,狂圣越天阱。 法言述圣谟,匪曰小子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似,模仿。
  • :本性,天性。
  • 存性:保持本性。
  • :不公正,偏向。
  • :恰到好处,合宜。
  • 祗台:古代宫殿名,代指帝王居所。
  • 日跻:日渐提升。
  • 文王安敬止:周文王以恭敬的态度修身养性。
  • 武王勉敬胜:周武王以勉力持敬的精神争取胜利。
  • 笃敬:深沉而坚定的恭敬。
  • 绍统:继承传统的统绪。
  • 惺惺:清醒,明白。
  • :任意妄为,放肆。

翻译

人们仿效天地,也拥有天地赋予的本性。本性中无所不容,保持本性唯有通过敬畏。内心充满敬畏,行为就不会偏离,情感表达也会恰如其分。头部保持端正,鼻息平静有序。眼睛清澈无邪,耳朵专心倾听。嘴巴谨慎发言,身体行动得当。双手举止恭敬,脚步稳重有力。每一刻都保持敬畏,早早地将其运用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敬畏体现在家庭关系中,使亲情稳固。男人以义为先,女人顺从命令。孩子孝顺父母,父亲施恩丰厚。臣子尽责,君主使国家安定。兄弟之间互相关爱,弟弟行为谨慎。朋友之间以敬畏建立关系,承诺必定重视。敬畏使人伦清晰,缺乏敬畏则百事荒废。

古人如圣贤,彼此倡导敬畏。尧帝尊敬宗族,舜帝恭敬且智慧并重。纪念大禹的美德,逐渐提升到汤圣的地位。文王以恭敬为安身之本,武王以敬意激励取胜。孔子的教导强调敬,周朝的政治理论以此为基础。敬是众多圣人的核心,他们的教诲如光芒照耀。

这种精神传承至河洛儒者,开启启蒙之路。人们严谨自律,把握生活的主导。保持清醒,不放纵欲望。每一步都全力以赴,不敢随意妄为。通过敬畏,逐步接近圣道,圣人的教诲得以验证。

如果缺乏敬畏,欲望就会失控,身心堕落,伦理纲常崩坏。人与禽兽无异,何处寻觅同类?感叹敬畏与懈怠之间的差距,狂妄之人越过天理的界限。这些教诲并非谄媚之言,而是圣贤智慧的体现。

赏析

薛瑄的这首诗以敬畏为核心,阐述了人与天地的关系以及敬畏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他通过描绘各种具体的行为细节,如眼神、呼吸、言语等,来展现敬畏的实践。同时,他还引用了许多历史人物,如尧、舜、禹、文王和武王,来强化敬畏在传统道德和政治中的地位。诗中强调,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通过敬畏来维护伦理秩序,防止欲望的放纵导致道德沦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