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其二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 金陵旧识秦淮气,云汉新通博望槎。 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战鬼哭胡笳。 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杂虏:这里指清兵。
  • 横戈倒载:形容敌军战败溃败的样子 。
  • 南斗:星名,这里代指南方。
  • 秦淮气:指金陵(今南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繁华气象,秦淮在金陵,自古繁华。
  • 云汉:银河。
  • 博望槎(chá):据传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乘木筏上溯直至天河。这里“博望槎”有新的变化与联系之意。
  • 黑水:在今天的东北地区,为当时清兵活动区域。
  • 游魂:指死去后飘荡的魂魄。
  • 白山:长白山,也在东北地域。
  • 江豚:水中哺乳动物,这里江豚蹴浪花有山河依旧,人事变迁之感。

翻译

胡乱入侵的清兵战败,狼狈逃窜,即便如此,南边依然是我们坚守的中华大地。金陵依旧留存着往日秦淮河畔的繁华气韵,如今又仿佛像是接通了天河的博望木筏一般,有了新的气象与变化。黑水一带战死的亡魂在荒草地上啼哭,白山附近的战死鬼魂伴着胡笳声哭泣。历经十年沧桑,我老眼重新擦拭,安稳地坐着看江豚在江上嬉戏蹴起浪花。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且深沉,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感慨。开篇“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表明尽管清兵入侵,但诗人坚信南方依然是华夏正统所在,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诗中用“金陵旧识秦淮气”描绘出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底蕴,那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族记忆中的文化痕迹;“云汉新通博望槎”则给人以历经沧桑后似乎有新希望出现之感。“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战鬼哭胡笳”这两句,通过描写东北战场上的凄惨景象,体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伤痛,满是悲凉之感。最后“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十年老眼”见证种种变化,而江豚蹴浪一方面呈现出自然的生机,另一方面蕴含着山河依旧,历史变迁,诗人冷眼相看的复杂心境。整首诗融合历史与现实,通过诸多意象的营造,将诗人内心的爱国之情、兴亡之感都巧妙融合在诗句之中,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