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武侯冢

· 薛瑄
丞相孤坟何处寻,褒城西去汉江阴。 青芜漠漠烟横野,翠柏萧萧风满林。 尚忆出师当日表,空歌梁甫旧时吟。 中原未复星先坠,长使英雄慨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诸葛武侯冢:诸葛亮的坟墓。武候,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后人尊称他为“诸葛武侯”。冢(zhǒng),坟墓 。
  • 褒城:古县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 江阴:汉水南岸。江,这里指汉水。古代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
  • 青芜:丛生的青草。 漠漠:形容面积广阔,充满视野。
  • 烟横野:烟雾在田野上弥漫。
  •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出师当日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 空歌梁甫旧时吟:梁甫,即《梁甫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咏颂古代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借此抒发不平之气。
  • 中原未复星先坠:诸葛亮一心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但未能成功,最后星落五丈原,含恨而逝 。

翻译

去哪里寻找丞相那孤零零的坟墓呢?它在褒城西面、汉水南岸的地方。青青的野草无边无际,烟雾在田野上肆意弥漫;翠绿的柏树被风吹动,飒飒作响,林风满满。人们至今还记得当年丞相出征前写下的《出师表》,如今却只能徒然吟唱那曾经的《梁甫吟》。中原大地还没有收复,他却如流星般早早陨落,从古至今,这一直让英雄们感慨叹息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凭吊诸葛亮坟墓时所作,表达了对诸葛亮深深的敬仰与惋惜之情。首联开篇发问,点明武侯冢的位置,为全诗定下了凭吊的基调。颔联通过描写冢周围青芜、烟雾、翠柏、林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幽静的氛围,烘托出诸葛亮身后的寂寞与荒凉 。颈联由眼前景转入对诸葛亮往昔事迹的回忆,既提到他为兴复汉室所上的《出师表》,又感慨如今只能空唱其曾作的《梁甫吟》,凸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常。尾联直接抒情,感叹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这种遗憾令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为之动容叹息,将对诸葛亮的追思和赞赏推向高潮,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英雄命运和历史兴衰的感慨。整首诗借景抒情、咏史抒怀,格调深沉,情感真挚。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