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四

· 薛瑄
远山重叠绕孤城,城下蛮江一曲清。 溪峒人家犹异俗,市廛儿女带华声。 户将乌鬼为生计,地产丹砂当岁征。 自昔黔中风土恶,远游那得易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蛮江:旧时对南方河流的称呼。
  • **溪峒: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 (dòng)
  • **市廛(chán):指店铺集中的市区。
  • **乌鬼:鸬鹚的别称,这里指当地以养鸬鹚捕鱼为业。
  • **岁征:每年征收。
  • **黔中:古地区名,包括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地区。

翻译

远处的山峦重重叠叠,环绕着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城的下面,南方的江水弯弯流淌,清澈见底。 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人家,还保留着和别处不同的风俗。集市上的青年男女,说话带着中原地区华丽的腔调。 这里的人家把靠鸬鹚捕鱼作为维持生活的手段,当地产的丹砂则是每年要缴纳的赋税。 自古以来,黔中一带的风土人情都比较恶劣,到远方来游历,怎能轻易就牵动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沅州独特的景象与风情。首联通过“远山重叠”和“孤城”,勾勒出一幅壮阔又略显孤寂的画面,“蛮江一曲清”又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清秀。颔联则侧重于刻画人文风俗,“溪峒人家犹异俗”直接点明当地少数民族风俗独特,而“市廛儿女带华声”很有趣地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当地的融合。颈联进一步描写当地特色,“户将乌鬼为生计”写百姓以鸬鹚捕鱼为生,展现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地产丹砂当岁征”则交代了当地因盛产丹砂而要每年缴纳赋税,反映了当地经济特征和百姓负担。尾联以议论抒情结尾,诗人说出黔中风土不好,远游此地难免产生复杂情感,既有对异乡的感叹,也隐约含有羁旅愁思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感慨,整首诗风格质朴自然,生动展现了沅州地区的风貌与诗人在当地的所思所感 。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