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

· 薛瑄
万国同心奉至尊,斯民重见饮衢樽。 欲知和气薰天地,只在三春雨露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国:指天下各方,众多的国家或地区。
  • 至尊:**至(zhì)**极尊贵的地位,这里指皇帝 。
  • 斯民: 这些民众,百姓。
  • 饮衢(qú)樽: 出自《尸子》,意思是路旁设樽,任人痛饮。比喻广施恩惠。这里表示百姓重新能感受到朝廷的恩泽。
  • 和气:温和的气息,可引申为祥和的气氛。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指代春天。这里指春雨滋润大地所带来的恩泽。

翻译

天下各方同心虔诚地拥戴皇帝,民众又能重新享受朝廷广施的恩惠。若想知道祥和之气是如何熏陶天地万物的,其实就体现在如春天三月那滋润大地的雨露恩情之中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下归附、百姓受恩的祥和画面。诗的开篇“万国同心奉至尊”,展现出国家的统一和谐以及民众对君主的尊崇,给人一种宏大庄重之感。接着“斯民重见饮衢樽”,形象地写出百姓再次感受到朝廷的恩泽,流露出对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欣慰之情。后两句“欲知和气薰天地,只在三春雨露恩”,将天地间的祥和之气具象化为春天的雨露恩泽,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朝廷对百姓的关爱和庇护,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又表达了对百姓美好生活的祝福,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期盼 。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