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群鹊

朝查查,暮嚄嚄,鹊声喜乌声恶。 儿童打乌不打鹊,道是纥干生处乐。 维南两鹊鸷不仁,占巢高树旁无邻。 有如鹰化为鸠眼未化,以猛济贪四顾图并吞。 每当下食群退避,六国何敢争疆秦。 我欲驱使去,举火兼巢焚。 一回一叹还逡巡,天生万物何物无败群。 吁嗟乎,天生万物何物无败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zhāo)查查,暮嚄(huō)嚄:早晨喜鹊喳喳叫,晚上乌鸦哇哇啼。“朝”指早晨;“暮”指晚上;“查查”“嚄嚄”是摹拟鹊声和乌声。
  • 纥(hé)干生处乐:指传说中乌鹊原本生活在一起很欢乐。纥干:传说中的山名,相传乌鹊生于此。
  • 鸷(zhì)不仁:凶狠残暴没有仁德。“鸷”指凶猛。
  • 鹰化为鸠眼未化:古人认为鹰到春天会化为鸠,但这里说眼睛还带着鹰的凶狠,还没完全变化。
  • 以猛济贪:用凶狠来助其贪婪。
  •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翻译

早晨喜鹊喳喳叫,晚上乌鸦哇哇啼,人们都觉得喜鹊声喜人,乌鸦声讨厌。孩子们只打乌鸦却不打喜鹊,都说纥干山上原本它们生活在一起很欢乐。 南边有两只喜鹊凶狠残暴不讲仁德,占据高大的树木筑巢,旁边都没有别的鸟做邻居。它们就好像鹰化为鸠但眼睛还没完全变化,用凶狠来助长贪婪的本性,环顾四周企图吞并其他鸟的领地。每当它们进食的时候,其他鸟群都纷纷退避,就像六国面对秦国不敢争夺疆土一样。 我真想把这两只坏喜鹊赶走啊,甚至想用火烧毁它们的巢穴。可每次这样想又一次次叹气,犹豫着不敢行动。唉,天生万物,哪一种没有危害群体的坏家伙呢。 唉,天生万物,哪一种没有危害群体的坏家伙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喜鹊、乌鸦等鸟类行为的描写,暗喻世间存在的不良现象和危害群体的人。前几句以人们对鹊声和乌声的不同态度起笔,展现一般的认知观念。接着重点描写两只“鸷不仁”的喜鹊,用“鹰化为鸠眼未化”生动刻画它们外表貌似平和,内心却凶狠贪婪。将它们觅食时群鸟退避类比六国对秦国,突出其霸道。诗人想驱走坏喜鹊但又“逡巡”犹豫,则表现出处理坏事的纠结与无奈。最后反复感叹“天生万物何物无败群”,深化主题,感慨每个群体中都难以避免出现不良分子破坏整体和谐,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借物喻人,充满了现实讽喻意味 。

查慎行

查慎行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 5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