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裘曰脩踏勘直?积水疏浚事宜诗示梗概得三十韵
水由地中行,南北势殊异。
南土勤沟洫,鲜害而多利。
北方尽平衍,利少害常致。
率旱涝偶逢,畎浍总弃置。
比年夏秋涝,乃见洪波积。
蒿目乏良方,屡命疏消试。
覆称海不受,是诚无别计。
嗟嗟我灾黎,视尔频受沴。
相与待天时,益用增惭愧。
发帑与截漕,十求一二济。
廉知天津坝,泄潦实迟滞。
重臣令驰往,惰吏亟抵罪。
?宣入海河,涸壤已耕暨。
文大釜底形,难较津南倍。
即今此愁旱,而彼仍望霁。
然尽一分力,庶获一分惠。
绣衣分督浚,渐有可耕势。
此均治标策,未为探本义。
豫省及上江,往年祲每逮。
梦麟与汝脩,承旨克奏绩。
驰驿召来京,斯实为民惎。
投艰非夺情,宁宜顾浮议。
轻车汝其囊,宣房汝其毖。
集思见毋执,周视劳毋避。
委输必源寻,下酾求高自。
功要在人为,守株兔安企。
孰急宜先图,孰缓宜后治。
孰壅宜剔鬟,孰泽宜让弃。
代赈防中饱,举事怀抑埴。
勉汝永逸谋,副予勤求意。
拼音
弘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