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 其二十三

离离园中树,花开动无数。 或红如丹朱,或白如莹素。 今日正自佳,明晨不如故。 易盛还易衰,浮华眼前度。 物情何参差,天地均雨露。 南山有松柏,寿并金石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离:形容树木繁茂的样子。(读音:lí lí)
  • 丹朱:一种红色的颜料,这里形容花的颜色鲜艳如丹砂。
  • 莹素:洁白无瑕。

翻译

园子中繁茂的树木,花开得无比绚烂,数不胜数。有的花儿红得像丹砂一般,有的花儿白得如同洁白的绢素。今日的花儿的确美极了,然而到了明天早晨就大不如前了。容易盛开也容易衰败,浮华的景象在眼前匆匆而过。事物的情况为何如此参差不齐呢,其实天地给予万物的雨露是均等的。南山有松柏,它们的寿命如同金石般坚固长久。

赏析

这首诗以园中花的盛开与衰败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事物盛衰无常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园中花开的绚烂景象,用“红如丹朱”“白如莹素”的描写,展现出花朵的美丽和多彩。然而,随后笔锋一转,指出花儿虽今日美好,但明日便会衰败,体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易盛还易衰,浮华眼前度”一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浮华的看法,暗示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接着,作者提出“物情何参差,天地均雨露”的思考,认为虽然万物的命运各不相同,但天地给予的滋养是公平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最后,诗以南山的松柏作比,松柏因其坚韧的品质而寿命长久,与前面易衰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和持久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