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山纪行 其二

西蜀云山处处奇,最奇人说在峨眉。 想应踏遍千崖月,露滴松梢鹤梦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蜀:今四川西部地区。
  • 想应:料想。
  • 千崖:众多的山崖。
  • 松梢:松树的顶端。
  • 鹤梦:指超凡脱俗的梦境,传说鹤能入梦,这里取其幽静闲适之意。

翻译

四川西部的山川风景处处都十分奇妙,人们都说最奇妙的地方要数峨眉山。 料想在那峨眉山,游人应该踏遍了千山万崖,在月光遍洒之际,露水悄无声息地滴落在松树枝头,此时仿佛仙鹤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灵动的笔触,描绘了峨眉山令人神往的奇妙景色。开篇“西蜀云山处处奇,最奇人说在峨眉”,诗人通过对西蜀山川整体奇妙的铺垫,直截了当地点明峨眉山的“奇”是其中之最,勾起读者对峨眉山景色的好奇与向往。后两句 “想应踏遍千崖月,露滴松梢鹤梦时” 则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美,诗人以想象之笔,勾勒出一幅月夜之中人在峨眉山游览的静谧画卷。“踏遍千崖月” 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又充满探索未知的氛围,让人仿佛看到月下游客在千山之间漫步的身影;“露滴松梢鹤梦时”更是将夜晚的宁静推向极致,细微的露珠滴落声都能听见,仙鹤也在安稳睡眠,以动衬静,展现了峨眉山夜晚的空灵清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峨眉山那种超凡脱俗、如梦似幻的奇妙之美。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