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雨:久雨。
- 宿润:隔夜的雨水。
- 消摇:同“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
- 檐瓦:屋檐上的瓦片。
- 残溜:剩余的水滴。
- 曲巷:弯曲的小巷。
翻译
接连下了许久的雨,雨水积聚,隔夜的湿润还留存着。新放晴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在竹子做的窗户中悠闲自得,啼叫的鸟儿打破了幽静的氛围。初升的太阳照在屋檐的瓦片上,残余的水滴不时地自行滴落。弯曲的小巷中行人的踪迹稀少,苔藓的花朵如绣在深深的墙壁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过天晴后清新、幽静的景象,传达出一种闲适、惬意的心情。首联写久雨初晴,人们心情愉悦,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在竹窗中逍遥的情景和鸟儿的啼叫,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幽静。颈联写初阳照在檐瓦上,残水滴落,展现出雨后的特有景象。尾联则描述了曲巷中行人稀少,苔花如绣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和雅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雨后新晴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 《 乙卯除夕 》 —— [ 明 ] 文徵明
-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六 》 —— [ 明 ] 文徵明
- 《 潇湘八景 其七 烟寺晚钟 》 —— [ 明 ] 文徵明
- 《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四 》 —— [ 明 ] 文徵明
- 《 斋前小山秽翳久矣家兄召工治之剪薙一新殊觉秀爽晚晴独坐诵王临川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之句因以为韵赋小诗十首 其六 》 —— [ 明 ] 文徵明
- 《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七 》 —— [ 明 ] 文徵明
- 《 戏简履约 》 —— [ 明 ] 文徵明
- 《 送钱元抑会试 》 —— [ 明 ] 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