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行(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钢是铁所为,铮铮抑何美! 安知经火炼,竟化柔绕指。 噫吁乎嗟哉,行百者半九十里,晚节末路之难乃如此。 君不见扶风大儒宫中才子,当时果以投荒死,岂不贤名溢青史? 左手抚图右引剑,人生变节须臾耳。 适从何来集于此,逼人富贵徒为尔。 大衔赫赫书铭旌,相公竟葬咸阳矣。 邓绾好官曾几时? 人笑褚公今冷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嗟哉(jiē zāi) **: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 ** 铮铮 **:金属撞击发出的响亮声音,形容刚强正直。
  • ** 抑何 **:多么。
  • ** 安知 **:怎么知道。
  • ** 柔绕指 **:即绕指柔,形容柔软得可以绕在手指上,这里指钢铁经火炼后变得柔软,比喻人在某些情况发生巨大改变。
  • ** 噫吁乎 **:感叹词,同“噫吁嚱”,表示惊叹、感慨等强烈感情。
  • ** 行百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努力坚持。
  • ** 晚节 **:指人到晚年的气节操守。
  • ** 投荒 **: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 ** 溢青史 **:名声在史书上流传。溢,充满、传扬。青史,史书。
  • ** 引剑 **:持剑。
  • ** 须臾 **:片刻,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 ** 适从何来 **:刚刚从哪里来。适,刚才。
  • ** 集于此 **:聚集在这里 。
  • ** 大衔 **:高官的头衔。
  • ** 赫赫 **:显著盛大的样子。
  • ** 书铭旌(míng jīng) **:在铭旌上书写,铭旌是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
  • ** 邓绾(wǎn) **:北宋官员,以追逐名利、善于迎合著称。
  • ** 好官曾几时 **:做上令自己满意的官职能有多久呢。表示对追逐名利者的嘲讽。
  • ** 冷齿 **:耻笑,使人齿冷有轻蔑、厌恶之意。

翻译

钢是由铁冶炼而成,那铮铮作响的样子是多么美好啊!谁能想到经过烈火锻炼后,竟然变得柔软可以绕在手指上。唉呀!这就如同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是一半,人到晚年要坚守操守是如此的艰难。你难道没看到那扶风的大儒、宫廷里的才子,如果当时真的是因被流放到荒远之地而死,那他的贤名不就在史书上更加传扬了吗?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握着剑,人生改变气节竟然只在片刻之间。刚刚从哪里来又聚集在这里,原来是被那逼迫人的富贵诱惑才这样。显赫盛大的高官头衔写在铭旌之上,这位大人最终葬在了咸阳了。邓绾追逐名利当了好官又能有多久呢?如今人们嘲笑像这样的人,真是让人感觉到无比的轻蔑与厌恶。

赏析

这首诗是丘逢甲在戊戌年间创作的。诗人以钢与铁为比喻开篇,钢原本坚硬如铁,铮铮作响,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初始状态,但经火炼后变得绕指之柔,借此暗示人在经历各种境遇时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节操方面的转变。

“行百者半九十里,晚节末路之难乃如此”一句,则直抒观点,强调人生到了后半段坚守原则和节操的艰难,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劝诫,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总结。

诗中通过提及“扶风大儒宫中才子”,假设其若保持气节以投荒死的结果,突出了坚守气节能流芳青史。而“左手抚图右引剑,人生变节须臾耳”鲜明地描绘出了人变节之轻易、迅速,展现出对那些轻易改变自己操守之人的不满与批判 。

诗中还借“邓绾”等人事鲜明地讽刺了那些为求富贵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人,如“邓绾好官曾几时?人笑褚公今冷齿”,以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追名逐利之人的强烈批判,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气节、操守等价值观的重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乙未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人。十四岁取中秀才,丁日昌赠以「东宁才子」之印;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亲老告归,先后担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工作。甲午战败,割台议起,丘氏上书请愿,反对割让,与台湾官绅共组台湾民主国,并担任义军统领,督办团练,以「抗倭守土」号召抗日。日军抵台不久,继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之后,避难广东镇平祖籍。西渡后致力于兴学教育,曾担任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主讲,创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岭东同文学堂,开新学风气之先。又曾担任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军政府教育部长等。1912年病逝于镇平,临终遗言须向南葬,以示不忘台湾。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诗作,多见于《柏庄诗草》,计古近体诗约二百五十首。内渡后诗作以《岭云海日楼诗钞》为主,乃丘逢甲病逝后,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编次,得十三卷,凡千馀首。兹以陈炎正编《柏庄诗草》〖此诗稿由陈炎正于1978年购得,又抄录丘逢甲少作后,集为《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与《柏庄诗草》原稿影本合并出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岭云海日楼诗钞》〖台湾省文献会本依据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含《选外集》)加标点编印,于1994年出版,内容较为完整,故据以为底本。〗为底本,并参照王国璠编《柏庄诗草》〖王国璠据《柏庄诗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将《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中的诗歌分出,题为「仓海先生集外集」,并入该书。1980年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出版。〗(简称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编,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邹本)〖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内附丘瑞甲补辑《选外集》,1937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部出版,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馆典藏。〗、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徽本)〖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校,《岭云海日楼诗钞》,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诗作十三卷、《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罗浮游草附录》等。〗、黄志平、丘晨波编《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为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时间排序,但未区分选外集、补遗等。〗,并增补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