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行

· 王易
春花绣暖丛台西,邺城荡荡天与齐。 高台美人留不得,伊谁永卧邺城北。 石马荒寒狐兔走,叱吒笙歌复何有。 馀香一旦尽诸姬,遗臭千秋在人口。 奸雄弄国如弄丸,排风驱电万马奔。 能呼虎士作鹰犬,直以禹域为丘园。 何图大命等秋蟪,钧天未了空沉醉。 舞女犹传赵国声,宫人频话开元事。 邺城终古草离离,过客愁闻班马嘶。 世情转烛尔复尔,覆车不毖来无已。 仗剑争寻大泽蛇,合围正逐双飞雉。 本来棋局何亏成,盖威予圣天所惩。 横槊雄风顾安在,况乃孱郝当其庭。 何用此生狗脚朕,如鸟投罗兽投阱。 始知黄屋拥金根,不及青蓑泛烟艇。 驱罢车驰邺城下,七二冢存真孰假。 祇恐山灵软笑人,相携共对漫漫夜。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在赣南为蒋经国讲授《孟子》。其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馀。”(《国学概论》)故其诗风质朴高古,劲折孤峭。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建国后供职湖南文史馆,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