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辞十首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
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
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
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
散花陈我愿,握节徵魔王。
法鼓会群仙,灵唱弥不同。
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步虚辞:道教中的一种诗歌形式,用于描述神仙境界和修炼过程。
- 至真:至高无上的真理或真实状态。
- 辔飞龙:驾驭飞龙,指神仙的交通工具。
- 长斋:长期斋戒,指道教徒的修行方式。
- 玄都:道教中的仙境。
- 鸣玉叩琼钟:敲击玉制的钟,发出悦耳的声音,象征神仙的仪式。
- 十华:指十方世界的精华。
- 紫烟:紫色的云雾,常用来形容仙境。
- 宝盖:华盖,指神仙的仪仗。
- 真人:道教中的高级修行者,接近或已经成仙的人。
- 握节:手持符节,象征权力和命令。
- 徵魔王:召唤或征召魔王,可能是指驱除邪恶或考验修行者的力量。
- 法鼓:道教仪式中使用的鼓。
- 灵唱:神秘的歌唱,可能是指道教仪式中的吟唱。
- 希微:微妙难测的状态,指道教中的高深境界。
翻译
至高无上的真理无需依赖外物,有时驾驭着飞龙翱翔。 长期斋戒在玄都仙境,敲击玉钟发出清脆的声响。 十方世界的仙灵聚集,紫色的云雾凝结成宫殿。 华盖罗列在太上老君的周围,真人手持芙蓉花。 散布花朵表达我的愿望,手持符节召唤魔王。 法鼓声中群仙聚集,神秘的歌唱与众不同。 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思考与微妙的境界相通。
赏析
这首《步虚辞》描绘了一个道教仙境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秘的语言,展现了道教徒对于至真境界的向往和修行生活的描绘。诗中“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表达了道教徒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而“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则描绘了道教仪式的庄严与神秘。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想象和对修行生活的赞美,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