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廉访
飞来之峰可图写,画工摇笔不敢下。
玲珑八面尚能摩,万古冷泉那可画。
赵公胸中有泾渭,爱山自得山水意。
向来与客到峰前,亭上酌泉赏泉味。
我客峰边一蔀室,关门无事辄终日。
公来剥啄自敲门,暂解跏趺为公出。
池上烟光初过雨,岩花胶轕开无数。
曳杖惟愁猿狖惊,笑谈复恐蛟龙怒。
闻道公归朝玉京,王事不敢宽作程。
想公拜舞升天廷,雍容奏议详而明。
知公不独称安宁,疏民利害通民情。
吾君忧民精且诚,愿公中和辅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饶节:宋代诗僧。廉访:官名。泾渭:jīng wèi,比喻是非、善恶、清浊。剥啄:bō zhuó,敲门声。跏趺:jiā fū,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胶轕:jiāo gé,交错杂乱。}
翻译
{那飞来的山峰可供描绘,画工拿着笔却不敢下笔。山峰玲珑八面还能够触摸,可那万古的冷泉又怎能画得出。赵公心中能分辨是非善恶,喜爱山水自然领会其意境。从前和客人来到山峰前,在亭子里酌泉水、赏泉味。我在山峰边有一小屋,关着门没事就整天不出门。公来敲门,暂时放下跏趺的坐姿出来。池塘上烟雾之光刚经过雨水,岩花交错杂乱地开放无数。拄着拐杖只担心猿猴惊到,谈笑又怕蛟龙发怒。听说公要回朝到玉京去,王事紧迫不敢耽误行程。想象公在朝堂上朝拜天子,从容地奏议详明。知道公不只是称赞安宁,还会疏理民众利害、了解民情。我们的君王忧民精细且真诚,希望公以中和之道辅佐太平。}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赵廉访展开,既描绘了山峰、冷泉等自然之景,也刻画了赵公喜爱山水、明辨是非善恶且能关心民众的形象。诗中描写细致,如“池上烟光初过雨,岩花胶轕开无数”生动地展现雨后池边岩花的景象。作者对赵公离去的感慨以及对他能力与品德的赞扬,体现出作者对赵公的敬重和对太平盛世的期待。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