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西湖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转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滟滟(yàn yàn):水波闪动的样子。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当时许州的知州。
- 浚(jùn)沼:疏通池塘。
- 畚锸(běn chā):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
- 夭桃:艳丽的桃花。《诗经·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 怏(yàng):不满意,这里指梅花虽有生机但在寒意中仍略显萎靡。
- 标格:风度、品格。
- 矜爽:端庄而豪爽。
- 坌(bèn):聚集。
- 挈榼(qiè kē):挈,携带;榼,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带着酒。
- 偃仰:俯仰,形容醉态。
- 信:确实、实在。
- 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
- 不登:歉收。
- 野气:郊野的景象、气氛。
翻译
许州西湖小雨初晴,波光粼粼,春天的水渠悠长流淌。水流从古城角发源,半夜里传来清新的声响。知州大人想要举办春游活动,发动众多人手疏浚池塘。人们纷纷拿着畚锸忙活,热闹得像蚂蚁搬运土块一样。艳丽的桃花摆弄着春色,可生命的气息在寒意中仍有些消沉。只有那飘落的残梅,风度品格端庄又豪爽。游人已经纷纷聚集而来,两三个一群带着酒。喝醉的客人卧在路边,被扶起时依然醉态十足。池台确实宏伟壮丽,希望能够和民众一同欣赏。只是担忧城市里的欢乐场景,却不知田野间的困苦哀伤。颍川地区多年歉收,郊野满目荒芜苍茫。有谁知道我这个漂泊万里的旅人,独自在西湖边长久思索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许州西湖的春日景象和人们春游的欢乐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忧虑,展现出苏轼复杂深沉的情感。诗开篇描绘西湖雨后初晴,景色灵动优美,奠定美好基调。接着写挖渠疏浚的繁忙,展现春游前的准备。对桃花、残梅的描写,以桃花的不如意映衬残梅的高洁,暗示不同境遇。游人聚集饮酒的欢快场景,体现西湖吸引力和人们的游乐之态。“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表达与民同乐的理念。然而,“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笔锋一转,由欢乐转向忧虑,将城市的欢乐与田野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以“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抒发自身作为“万里客”的辗转漂泊之感和对眼前景象的思索,感慨复杂,笔触细腻,让这首诗有了丰富的内在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