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四首用渔洋韵 其三

翡翠帘栊金缕衣,婆娑春梦已全非。 露湔雨洗浓阴淡,霜栉风梳密叶稀。 织锦流莺今寂寂,剪枝老燕故飞飞。 蹉跎红板江桥路,岂独桃花人面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翡翠帘栊(lóng)**:用翡翠装饰的窗帘和窗户,代指华丽精致的居处。
  • **金缕衣:以金线缕绣花纹的衣服,通常象征奢华。
  • **婆娑: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这里指春梦的状态。
  • **(jiān)**:洗。
  • **(zhì)**:梳篦的总称,这里“霜栉”就是霜像梳子一样梳理。
  • **织锦流莺:流莺,即黄莺,“织锦流莺”大概指如织锦般美好场景中的黄莺。
  • **剪枝老燕:意思不太明确,推测可能是指经历时光变迁,在枝头活动的老燕 。
  • **蹉跎: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令人惋惜。
  • **红板江桥:红色木板铺设的江边桥梁。
  • 桃花人面违: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的典故,表达物是人非。

翻译

那曾经装饰华丽的帘栊和精致的金缕衣还在眼前,可当初美妙如梦的时光已全然改变。经历露水冲刷、雨水洗礼后,柳树浓郁的绿荫变得淡薄;经过寒霜梳理、冷风清扫,茂密的柳叶也逐渐稀少。曾经在如织锦般美好的景色里欢快鸣叫的黄莺,如今已悄然寂静;那穿梭在枝头的老燕,依旧在故地飞飞停停。在那江边红板桥的路上,时光就这样白白流逝,难道只有桃花和那曾经的人儿一样,只剩下物是人非的怅惘吗?

赏析

这首诗以秋柳为主题,借秋柳的变化来抒发感慨。开篇描绘出往昔华丽美好的景象与当下春梦全非形成鲜明对比,奠定了伤逝怀旧的基调。中间两联通过细致描写秋柳在风雨霜露中的状态变化——浓阴变淡、密叶变稀,以及流莺不再活跃、老燕仍在飞飞,营造出一种哀婉、寂寥的氛围,暗示季节更替、时光流转。最后一联由眼前江桥路上时光的虚度,联想到崔护的典故,进一步深化物是人非之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怀与叹息,情感细腻且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秋柳串联起岁月变迁和人生感慨。